返回 第930章 葛林被困,要死了吗?  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30章 葛林被困,要死了吗?[1/3页]

  此刻葛林带领五万大军准备强攻北方城门,气势汹汹之态,加上刚刚的那番话,让身后的五万军队,顷刻间凝聚了磅礴的战意。

  哪怕他们身为旧时代的军队,没有新军的待遇,也没有新军的装备精良,但他们都是熊国人,熊国军人,都有父母姐弟。

  不为自己,也要为了国和家。

  轰轰轰,熊国军队里不乏有单兵火箭炮,开始对城门处进行炮轰。

  葛林带领大军,在炮火的助攻下,奔向大门处。

  “还好没有过分苛待旧军,否则没有了单兵火箭炮,这仗可不好打啊。”葛林心里暗道。

  因为他们身居北方城门,远离了南门之外大胜的军队,大胜的炮火威胁小了许多,这也是他选择北门进行逃离的原因之一。

  就在这个时候,城楼之上突然站起来一道道身影,他们手持火枪,在几个关键的位置上,更是架设了十几挺大胜重机枪。

  在城楼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迫击炮,形成了一队小型的炮群。

  “打。”为首的中年将领,正是城外的曾将军。

  砰砰砰,先是一轮迫击炮的炮火攻势,目标直指那几个操持着单兵式火箭炮的熊国兵士。

  嗖嗖嗖嗖,很快大胜重机枪更是封锁了进出城门口那片区域,刚要迈过去的上百个熊国兵士,被打的犹如筛子一样,倒毙在地。笔趣谷

  葛林脸色一变,不得不往后面退后几步。

  他的身边一群人护持着。

  哐当一声,此刻城门大开,就看到城门外堆放着一层层厚厚的沙袋形成临时阵地,密密麻麻的部署了三道之多的临时阵地。

  密密麻麻的枪口,正对准熊国军队。

  就这个阵势,若是冷兵器还能强行冲杀过去。

  射速和威力更大的火器,加上一个深邃的城门洞,限制了冲锋的人数,足以让数万大军也头皮发麻了。

  葛林脸色难看,正待带领大军从其它门户离开的。

  突然后面传出了枪声,就看到正是大胜军队和一路熊国大军交手的,而熊国方面正是哈尔逊带领的五万大军。

  “坏了,哈尔逊过来,说明西侧的退路也断了。”

  “眼前的北门,更是难以攻破。”

  “南边是大胜的阵地,火炮的射程之内,万万不能去。”

  “唯有东方城门了,但那里肯定也有大胜的布防,即便冲出去了,也要绕过北门或是南门,连续两道难关。”

  “难道我葛林要在此地,折戟沉沙?”

  “我的第聂河北方阵线,牢不可破,该死,大胜怎么就料到了,我在东侧后方仓库这边居住的。”

  葛林心里一万个草泥马,恨不得弄死了大胜,但能不能打得过还是另说,就现在能不能跑得掉,都是两说。

  看着单兵火箭炮渐渐的哑火。

  他不由的更是心烦意乱,询问后才知道,炮弹没有了,毕竟从昨晚打到了现在,加上旧军炮弹供应上虽然有,但并不多。

  导致现在,熊国最强的单兵火力都停罢了。

  “谢托夫。”葛林顾不得多想了,炮弹没有,只能换一个方法了。

  “末将,在。”谢托夫站了出来,心里多少已经料到要做什么了。

  “你曾经说过,在南门豁口处一战,亲卫军的英勇,现在是他们出马的时候了。”葛林沉声道。

  “亲卫军愿为大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谢托夫沉色敬礼。

  “只要我能突围成功,他们的家人,我葛林在此发誓,皆是我的父母兄弟。”葛林沉声道。

  “多谢大帅。”

  “有您这句话,亲卫军愿意随时赴死。”

  谢托夫沉声道,然后他抬起握拳的右手,高高举起。

  很快最后剩下的五百亲卫军,毫不犹豫的依他为中心进行快速集合。

  “现在,证明你们忠诚的时候到了。”

  “大帅待我等不薄。”

  “我等将依鲜血和生命,践行我等当日向大帅宣誓的话。”

  谢托夫脸露沉色。

  “愿以我之生命,誓死保卫大帅!”

  “愿以我之生命,誓死保卫大帅!!”

  ……

  五百亲卫军齐声低吼,每个人的脸庞透着坚定和无畏。

  很快在他们身后,收集上来大量的炸药包和手雷。

  就连那些旧军,看到这一幕,也脸露震撼和敬佩,目光中也少了对新军的敌意和不屑,更多的是身为熊国军人的感同身受以及誓死保卫家园的执着和坚定。

  “我熊国军人,也不乏无畏,勇敢之英雄。”

  “国之英雄,乃我之幸,熊国之幸。”

  “你们都睁大眼睛看着他们,都记下他们的面庞。”

  “他们是我熊国的火苗,因为他们,我熊国的燎原之火即将铺天盖地的燃烧起来。”

  “我坚信!”

  “熊国必然不会被打倒,任何侵略熊国土地,妄想奴役熊国人民的外敌,终将会被驱赶,不久的将来,在熊国广阔的土地上一定会留下他们累累尸体和足以染红第聂河水的鲜血。”

  “我葛林坚信这一日,很快就会到来。”

  葛林沉声道。

  “熊国必胜!”

  “熊国必胜!!”

  ……

第930章 葛林被困,要死了吗?[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