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三十三章 闲话[2/3页]
出来了。不过泊客我还是修改了一下,以我现在的审美看,原版的语句衔接不太自然,内容还好,不过相当于又临摹了一遍蒹葭,没啥创意。
所以三首中国风里,唯一一首我现写的只有《千古恨》,这首写的比较有杀气,相比起那种岁月静好的小家碧玉风格,我更喜欢这种苍凉大气的快感,听歌的时候,我也更爱《洛城》(老薛的歌)和《放肆》(嵩哥的歌)这种,像杰伦的话,青花瓷和东风破这种我反而不怎么听,但是黄金甲和双刀这种,才是真正的酣畅淋漓。
其实我还藏了首中国风的没发,也是最近写的,质量不错,但也正因如此我打算留到后面发,先攒着。
现在回忆起来,去年写的《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只能算一般,只有空壳,没写出内涵,不过既然认识到了,之后的创作自然会避免这样。
还有,其实按照我正常的取名逻辑,这一章的大多数诗名,都会是两个字的,像《进化孤独》,我本来打算就叫《进化》,还有《空》,原本取名为《自弃》,《醒》也完全可以叫做《醒来》。M.ъiqùGǔ.Cc
但,这样会显得比较单调,不管内容好不好,起码名字不要太俗套。
再单独说一下里面的诗。
除去以前写好的《洗涤人生》和《泊客》,以及改编版的《深夜遗憾》这三首,最先写完的是《资格》,这首还是在上个月去江南玩的路上,坐在大巴车上写出来的。
这一首依然写的孤独,甚至可以说我写的大多数东西都和孤独有关,区别只在于伤感的程度而已,甚至我写小说的时候,都经常代入这种情绪。不过小说有小说的好,也有它的局限,写诗有写诗的好。
小说可以通过塑造人物,和模拟剧情,来实现让读者沉浸幻想代入其中的快感,但小说的局限在于,单独看其中一部分是没有意义的,要看就必须从头到尾看完,而且看完之后可能当时奉为神作,但过几年后就渐渐遗忘了。
因为,写好的故事是死的,它只负责让你爽,爽完之后,你就没有再看的欲望了。
而诗,则不受时空和篇幅的限制,读一首好诗只需要几十秒不到,但它在某一瞬间带来的共鸣却可能让人终身难忘,因为诗蕴含的更多是人文的力量,这种滋补是万能的,比起小说的爽不同,诗的表达更温和,但也更深刻。
所以,小说我也写,诗也写,两者都很有意义。
再说回《资格》,这首我改了一处细节,讲真刚写完之后觉得比较一般,而且带着太多过去的影子,但我还是尽可能保留了原汁原味,没怎么大改。而且在“快乐真谛”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不再写负面的情绪,不过这很难,甚至可以说做不到。
原文有一句“世上总有人比我情重,简单的情歌总有人认真表演,好像大家都不再相信自己”,最初写的是“世上总有人比我快乐,匮乏的诗歌不止一人在写,好像大家都不再笑着拜拜”。
为什么要改呢,大概是因为,按照原本的写法,好像仅仅停留在表达个人的情感,但改了之后,我从特殊的那个人变成了最普通的人,孤独的流浪歌手还有很多,他们就不值得背写一写吗?所谓升华,就是从个体,上升到群体,一个人的悲喜并不重要,大家的精神状态才是需要关注的。
旅游完,上了十天班,最后三天是培训,写了些短诗,像《情书》,表达的是对过去的一种心疼,对内向的一种体谅,和如今无人诉说的孤寂。《你若》虽也简短,但我觉得抒情就是这样不加修饰才越有力量,“我”随时可以为你放弃一切,只是你不再需要我,只是独自封闭着自己。
同样的抒情短诗还有《沉渊》《配角》《两种演技》。
之后,中秋加国庆,回家待了几天,这段时间陆续又写出了《念念》和《相忘》,像是抒情,但也有对时光的感叹。
《秘密2》早在写后来的渺小三部曲时期就写出来了,但不满意就没有发,最近改了改还是发了,这首依然是临摹名作,雪莱的《爱的哲学》,当初也只是偶然读到了它的汉译版,就给了自己内心一记温柔的冲刷,回味了许久。
《深夜遗憾》,这首原本收录在107章的旧作重拾,没记错的话,当时的版本已经是改过的了,因为早期我的发挥老是不稳,经常写出很烂的东西,后来文笔好点了,回过头去把还能救一救的改了不少,但也有烂到自己都下不去手的那种。
这一首,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叙述节奏很有感觉,所以这一次我没有对框架修改,而是增添和替换了一点,让它看上去更有悲情效果,不过不是很明显,因为原版就比较伤感了。
《偶尔》也算比较特殊的一首,因为它是负能量的,你们说,精神上的自由,是否可以战胜肉体的贫穷?答案我也不晓得,这里这是提出一种偏激人格的假设,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这种说好不好、说差不差的生活,当然也有人选择了内心所向,无论最后是得到荣耀还是伤痕,至少他们都在朝着心中的“自由”勇敢奔跑。
写完这些,我开始进入后期制作,一方面整理它们,继
第三百三十三章 闲话[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